同时,太空制造公司正在研制一种叫做“递增生产设备”的**性太空打印装置,预计2016年将交付国际空间站使用。
危害
3D打印技术日渐普及,应用于医学、建筑和军事等范畴,甚至开始家用化。但该技术在逐渐被广泛应用的同时,危害也日趋暴露出来。据香港《东方日报》报道,美国研究显示,家用3D打印机在室内运作时,会释放大量有毒超微细粒子(UFP),有害程度相当于吸食**,影响人体健康。
美国伊利诺伊州理工大学研究称,市面上的3D打印机首先将塑料加热,然后通过喷嘴喷出,造出设计模型。这过程类似工业生产,会释出有毒物质,但一般家用者不会使用防护装备。微粒会在空中飘浮,容易被人吸入肺部甚至脑部,过度积聚可能会引发肺病、血液及神经系统**,甚至导致**。
研究员测试五款市面热销的3D打印机,发现它们释放的超微细粒子数量惊人。例如,以PLA聚合物作低温打印,**每分钟释放二百亿微粒;在高温下以其他物料打印,每分钟释放的微粒更可多达二千亿粒。这些3D打印机的微粒释放量,有如在室内开火炉、烧香味蜡烛或燃烧**。
除健康问题,3D打印也引发公众安全隐忧。一名加拿大男子上传短片展示他以3D打印**为蓝本,打印出一支塑胶**,并成功发射**,但发射后枪管裂开。
【扫码关注我们】